楚天金報SD記憶卡訊 圖為:魯甸震區倒塌的土房
  據《新京報》報道 雲南魯甸地震已致617人房屋買賣死亡,其中龍頭山鎮約為526人,另有88人失蹤。魯甸縣民政局局長馬真賢表示,絕大多數遇難者是被倒塌的房子壓死的。龍頭山鎮鎮長陳國勇則稱,倒塌房屋中至少80%是土坯房,“絕大多數罹難者也是死在這些土房子里”。
  房子SD記憶卡質量決定生死
  魯甸位於易發破壞性地mSATA震的小江斷裂帶上,是雲南防震重點縣之一。“十年來,防震工程在魯甸有成績,也有無奈。”談及震後傷亡,魯甸一位官員坦言,若震區沒有那麼多土房子,防震工程的推廣能再加大些力度,這次地震的傷亡一定會大幅減少。
  “夷為平地”是當地官員在彙報房屋倒塌率時最常用的詞。在千餘米海拔的蘿蔔地社,原有27戶村民,100多間房屋。震後,這裡幾乎看不見高過一米的建築。村民苟偵鳳家原本是個兩層樓房,現在牆化療副作用體全塌,土牆變成了一米見方的土塊,交錯堆疊。“土房子倒塌很難逃生。”在龍頭山鎮當過多年農業所負責人的申時賢透露,當地的大部分村子都是土坯房,土房倒塌,即使屋裡的人沒被壓住,牆破損後,黃土會迅速堵死各個縫隙,“要麼砸死,要麼在被救出前憋死了”。
  在龍頭山鎮老街,靠山的一溜兒是老房,路對面則是2011年新建的磚混結構樓房,房子的質量決定了老街居民的生死。老街上,納永貴家的房前是個斜坡,站在馬路上向坡下望,老房子這側,房屋十之八九全塌,而另一側,磚混結構樓房基本無恙。“這條街,在新房子里的人一個沒死。”村民沈友青說。
  建不起的抗震磚房
  翠屏村李林仙家的土房被震碎了。她說,她早就想建磚房,她和丈夫種了100多棵花椒樹,近年行市好,一家人的年毛收入大概1.5萬元。建4間平房,在龍頭山鎮大概要花10萬元,但在李林仙住的山上,起碼得十二三萬。李林仙說:“根本建不起。”
  龍頭山鎮龍泉村甘菜園社54間房子塌了51間,目前村裡已有十幾人死亡。甘菜園社建於2000年前的房子超過40棟,絕大多數是土房。幸存的三棟房子均建於2012年之後。“誰不知道住在結實的房子里更安全?”蹲在自家的廢墟前,林國祥掰扯起一個農民的一生,“攢錢給兒子蓋房,兒子再攢錢給孫子蓋房。”在他看來,這裡的農民重覆著這樣的宿命,“一個農民一輩子就是一座房子”。
  地震安居工程遇阻
  一名當地官員說,這十年來,為了加強抗震工作,雲南省做了很多努力,併在2008年全面啟動了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。昭通市住建局官網公佈的材料顯示,2013年,雲南省下達昭通市農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任務為5.4萬戶,每戶預撥補助資金5000元。截至去年10月2日,全市已開工45594戶,開工率為84.43%,已竣工4266戶,竣工率僅為7.93%。當時,農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的開工率,在此次地震震中魯甸只有59.08%,排名昭通全部11個縣的倒數第二;竣工率方面,魯甸僅有0.08%,排名倒數第一。
  龍頭山鎮鎮長陳國勇說,根據云南省和昭通市相關政策,每戶改造房屋的村民可獲得5000元或1萬元的補助。他上任至今,鎮政府下發到村民手中的抗震改造資金每年大約幾百萬元,每戶村民新建房屋,如果按照政府要求加入抗震設施,可獲1萬元。但依照最好狀況,每年能有幾百戶村民得到政府資助,而在龍頭山鎮,等待加固房屋的卻有一萬兩千多戶。接下來還是錢的問題。上面的補助款發了,可年收入不足5000元的村民們卻拿不出錢建房。當地一位幹部說:“建不起房子,就沒法拿補助,拿不到補助就更加建不起房子,成了死循環。”
  公祭後,魯甸縣防震減災局局長周明忠說,要吸取此次地震的教訓,今後防震減災局會在區域內不同地區設置不同的地震烈度劃分,以指導老百姓建造足以抵禦地震災害的房屋。
  (原標題:圖文:魯甸將分區規劃抗震房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f42mfkzm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